2005年2月3日,星期四(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二版:时政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偷渡者不敢从浙江下海
刘来红

  浙江海岛岸线长达6480余公里,历来是偷渡活动的重点地区之一。仅2003年,我省公安边防部队就查获10人以上的偷渡案4起90人次。然而,自去年2月19日以来,近一年内没有发生一起从我省沿海下海或利用我省船舶偷渡的案件。
  沿海偷渡,缘何在浙江“风光不再”?这得益于省边防部队官兵众志成城,严打、严管、严防、严治,重创了一批偷渡违法犯罪活动。
  近年来,随着渔民传统作业区域的减少和相互竞争的加剧,我省一批涉渔从业者不得不转产、转业,个别渔民经不起“蛇头”的吹嘘盅惑,最终陷入了运送偷渡者的犯罪泥潭。针对这一情况,全省各沿海边防部门从抓源头防范入手,组织广大党员官兵上海岛、下渔村、到船头,积极宣传偷渡活动的危害性,防患于未然。温州、台州边防支队的党员干部在反偷渡宣传上动足了脑筋,网络短信、扑克牌也被派上了用场。温州一起涉嫌17名偷渡、组织运送人员的案件,就是由洞头县一渔民根据该县边防大队的反偷渡短信提示举报后而破获的。
  在对偷渡的防控中,边防部门重点管好“三无”船、外来船舶、经营亏损船舶、大马力远洋出境船等“五类船舶”,切断海上偷渡的运输载体。近年来,全省各沿海边防支队对一些船舶建造、改装厂(点)和船舶买卖中介机构,进行了集中清理整顿,严格船舶建造、改装和买卖的审批手续,从源头上铲除了偷渡隐患。对往来韩国、日本等重点国际航线船舶、集装箱,各海港边检站注重人防、科防组合,加大现场检查力度,防止偷渡者乘外轮出境。去年2月19日,台州边检站就在海门港伯利兹籍“鸿达”轮上查获一起涉嫌偷渡日本的案件,当场抓获偷渡人员2名,组织他人偷渡人员1名。
  在前阶段严厉打击现行偷渡犯罪活动的基础上,省边防总队对以往查获的偷渡案件进行认真梳理,尤其对一些未到案的偷渡组织者、运送者,将抓捕责任分解到单位和个人,全力缉拿逃窜“蛇头”。去年7月8日晚,台州边防支队根据线索,将外逃近两年的涉嫌运送他人偷越国境的原浙岭渔运246号船员陈清雄抓获。据了解,陈某曾在2001年运送70名偷渡去日本。(刘来红)